|
優尼資訊 |
|
干洗店影響去漬效果的因素 | ||||
(一)操作對去漬的影響 1.去漬時間對去漬效果的影響 去漬過程中,要給去漬劑和污漬的充分反應留有足夠的時間,不能要求去漬劑點上去污漬就立刻分解,完全去除。去漬時立竿見影的效果經常有,但不是所有的去漬都能達到這種理想的效果,急于求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。去漬所需的時間問題經常被操作者忽視,一種去漬劑用下去,不等反應充分就急于更換另外一種去漬劑,等到把能找到認為可以去除該污漬的去漬劑全部用完后,發現該污漬還是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,反而束手無策,浪費了時間和耗材,更容易出現去漬事故。 2.去漬溫度對去漬效果的影響 常溫下,去漬效果不明顯時可以考慮加溫去除,很多去漬劑隨著溫度的提高反應速度和效果就越好。當然,在去漬時提高溫度也有一定的前提條件,應根據污漬的種類、纖維的性質、去漬劑的性能等適當提高溫度,會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。 3.去漬劑性能對去漬效果的影響 不同廠家生產的去漬劑套裝或不同化工試劑的性能是有差別的,去除污漬的效果也不相同。在實際操作中,有可能對于同一類污漬,不同廠家生產的去漬劑去漬的效果就不一樣,也可能在一個品牌的去漬套裝中,有幾支的效果特別明顯,另外幾支的效果就很一般。如果能夠熟練使用兩種以上去漬劑,不僅可以減少和避免洗滌事故的發生,提高洗凈率,而且還會發現,某些去漬劑具有產品說明書上沒有的功效,這些功效有可能連生產廠家都不知道,而是技師在實際操作中發現的功能。能夠熟練使用兩種以上不同廠家的去漬劑套裝,相互取長補短,發揮出比較好的功用。 4.去漬劑濃度對去漬效果的影響 去漬劑的濃度對去除污漬的效果、去除時間長短都是有影響的。一般情況下,濃度相對較高,去漬的時間就越短,去除的效果也越明顯,同時危險的系數也會增加,如超過23%的醋酸就會對醋酸纖維造成破壞。為安全起見,在去漬前應該用水先將污漬濕潤,降低去漬劑的濃度。 5.去漬機械力對去漬效果的影響 在去漬過程中,不論使用搓、刷、刮、噴哪種方法都要注意機械力要適度,不可使用暴力一味蠻干。增加機械力可以提高去漬效果,并縮短去漬時間,但如果對面料的性質和結果不了解,很容易出現破損、起毛、拔絲、色差等事故。 (二)織物本身對去漬的影響 1.纖維的性質 纖維的性質對去漬的影響比較大,如化纖織物雖然能夠承受比較大的機械力,但去除油漬的難度也比較大;棉麻織物耐堿性比較高,但容易掉色;真絲織物更為嬌貴,色牢度和耐摩擦力都很差,給去漬造成很大的難度;含氨綸織物上的污漬去除比較困難,等等。 2.織物的結構對去漬的影響 在實踐中,織物的結構比較松散,污漬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去除,對于結構緊密的織物,去除污漬的難度就會加大。 3.后整理對去漬的影響 目前,很多織物都做過不同用途的后整理,以達到某種使用效果或需求,如防污整理、防水整理、防靜電整理、阻燃整理、防皺整理等。有些整理劑溶于水,有些整理劑溶于溶劑,這給去漬增加了難度,一不小心在去除污漬的同時也可能給整理劑造成破壞,喪失了使用功能或穿著的美觀。 4.染料的性質對去漬的影響 不同染料固色牢度也相差很大,如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的固色牢度、耐氯漂牢度、耐日曬牢度就很差,活性染料、還原染料、冰染料等固色牢度相對較高,硫化染料耐摩擦牢度很差,涂料印染不僅耐摩擦牢度差,溶劑對其還有破壞作用。 5.污漬的時間對去漬的影響 衣物在穿著過程中,如果污漬不能夠及時處理,在陽光照射下或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都會增加去漬難度,甚至無法去除。 去漬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和化學過程,介質、溫度、機械力、時間等因素都要考慮進去,溶解、乳化、氧化、還原等方法都要熟練應用。并且在洗滌實踐中還要勤于摸索、勇于創新、不斷積累、舉一反三,逐步完善和提高技術水準,這才有可能達到最佳、比較安全的去漬效果。 |
||||
|
||||
|
總部:北京市朝陽區小營北路23號紫薇天悅6-410 郵編:100012 熱線電話:400-779-0062 8610-64270218 傳真:010-84835532
|